关于我们

about us

五十年代

当时为了广纳人才、壮大技术力量,“两院”采取了很多措施:如华东院集聚了当时著名建筑师、工程师,包括陈植、赵深和庄俊等,还邀请社会上散落在其他行业中的建筑技术人员进入公司。由于当时归队的技术人员年龄偏大,技术级配失调,公司就和劳动局联合招收社会知识青年,开办建筑工程训练班,光1953年华东院的训练班人数多达450名。由于社会事务所设计人员和新培养知识青年的加入,1954年华东院的人数曾达到1178人,为1952年成立之初的10倍。

上海院1953年1月成立时只有11名工程技术人员,以张志模、汤纪鸿、居培荪、郑铭贤、张书一等人为技术骨干,当年5月设计科扩编为设计室,人员增加到30余人;到1955年2月,设计室再次扩编为上海市建筑设计公司,设计人员增加到280人;1956年5月,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决定,成立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,人员增至489人。1962年12月,与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城市规划设计院合并为上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。

新中国建立后,前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,随后同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援建项目协议,至1954年底确定为156项。这些建设项目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重点,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业项目,如长春一汽、大连造船厂等。“两院”作为当时华东以及上海地区的大型国营设计单位,理所当然地积极参与和投入其中。

(动力基础学习班 50年代)

(中苏友好大厦中央大厅结构完工报道 1954年)

(中苏友好大厦设计绘图中)

那时,上海建设投资十分有限,就采取“充分利用、合理发展”的方针和“改建为主、新建为辅”的做法,完成了一大批老企业的扩建、改建设计。同时,为努力解决城市劳动人民的住房困难,“两院”还设计了曹杨新村、“2万户”工房、张庙一条街、蕃瓜弄改造等项目。新中国建立后不久,中央要在上海举办一个关于前苏联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大型展览,并决定建造一幢与之相适应的展览馆——中苏友好大厦。为此,华东院创造了三个“第一”,即第一个与外国(前苏联)的合作设计,第一个开创了高层建筑不打桩的先例(用箱型地基),并创造了当时的上海第一的高度(超过了国际饭店)。此时,国家经济还非常困难,严禁建造“楼堂馆所”等非生产性建筑,严格控制项目规模。此时“两院”作为国家事业单位,代表政府履行投资计划,担负着协助政府控制基础建设投资的重任。

 

中苏友好大厦先由安德列耶夫和陈植画出方案草图,大家集体讨论会后,再将大轴线定下来,然后立刻分拆成中央大厅、东翼、西翼、工业馆和电影馆五部分分工负责。大家埋头苦干连续数天,通宵达旦地绘制一张张平面图、立面图、剖面图。

——选自《辉煌在历史的细节里——纪念上海展览中心(原中苏友好大厦)建成50周年》

 

1956年,上海院将上海很多私营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都吸引了进来,人员从一两百人扩充到五六百人;从1964年开始,市建委确定全部分配到上海的与建筑相关的108位大学生都归入上海院,上海院结构专业较强的传统也源于此。

——曹伯慰·六十年回顾座谈会

(上海锅炉厂金属结构车间 1958年)

当时设计闵行锅炉厂,设想要做个36米跨度的屋架,届时,正好遇到杭州半山钢铁厂一个标准设计的24米跨受压面的钢筋混凝土屋架塌了下来。该屋架是按国家标准造的,出事故是因为支点没有考虑好。于是有人想要否定这个标准设计,但我们经认真研究试验,上报建委,最后决定继续用。直到现在也好好用着。所以,凡事要讲科学,不能一出事故就否定,要仔细摸索,好的要肯定,错的要改正。


——傅克钧·六十年回顾座谈会

上海院勘察队自主研发的钻探机(50年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