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

about us

坚持不懈

在1966年开始的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全国的勘察设计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,管理机构被撤掉,人员被下放,各设计单位除援外和“三线”等少数项目仍继续进行外,基本处于停顿状态。但是“两院”广大勘察设计人员怀着事业心、责任心和使命感,仍陆续完成了一批重大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。

这一时期,“两院”参加了梅山铁矿生活区、大屯煤矿等项目的设计,其中梅山生活区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建成,且在低造价的前提下保证了设施齐全,满足工人的生产生活之需;大屯煤矿则是设计师和采煤专家一起,首创了深达150米的沉井技术,为国家的重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通过对这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践锻炼,“两院”培养了人才,积累了经验,提高了技术水平。 在此期间,上海建设的重点项目有:1.8万个座位、采用大跨度网架结构的上海体育馆,高达210米钢结构的上海电视发射塔,漕溪北路、陆家宅高层住宅建筑群,以及位于金山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腈纶厂和生活区配套项目,这些项目都具有重大的政治、文化和经济意义。

上海体育馆是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,投资3268万元,占地10.6公顷,建筑面积3.1万平方米。上海院设计,1975年8月竣工。因比赛大厅能容纳观众1.8万人,故俗称“万体馆”。建成后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、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体育馆。其高难度的外墙流线型网柱,大面积超重网架及平顶都体现了当时上海一流的设计水平。 


上海院参加二军大考察(1972年)

上海体育馆全体设计人员(1974年)

建设中的文化广场(1970年)


汪定曾总师指导上海体育馆设计(1972年)

70年代上海体育馆屋顶网架吊装


上海体育馆建筑呈圆形,从结构来说,中间没有柱,外面有36根柱子,预制装备的结构非常经济有效;屋盖采用平板型立体空间网架结构,直径110米的大跨度空间,整个屋顶才660吨重,采用的整体移位吊装方法在国内属首创,极大地鼓舞了人心,也显示了当时结构设计技术的先进性。

——魏敦山·六十年回顾座谈会

1972年3月华东院承担了上海石化总厂第一期工程的部分项目——腈纶厂、化工一场油罐区、陈山码头油罐区等工程项目的设计。其中,上海石化总厂腈纶厂是全厂中唯一一个全部由国内设计建设的“争气厂”。该工程对促进我国掌握石化化纤新技术,自主生产石化产品,加速发展合成纤维工业具有重要意义。

——邬志忠·六十年回顾座谈会